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在辽源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五放’‘五化’‘三抓一服务’”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扩内需、调结构、提信心、防风险,顶住了巨大经济下行压力,破解了诸多突出瓶颈制约,开创了辽源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经济运行进中提质。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17.2%和71.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个、1.0个和4.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345元。
财政收支承压向前。全年全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3.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0.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51.7%。全年完成财政支出135.19亿元,比上年增长9.6%。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6.9%,实现“双增长”。从存款情况来看,住户存款91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非金融企业存款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从贷款情况来看,住户贷款15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21.7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各项贷款保持平稳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年全市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3,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0.3%。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类、医疗保健类价格分别上涨2.8%、1.8%、1.7%。
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主要领域稳中有进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3.6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77亿元,比上年增长5.2%。从主要畜禽产品产量看,生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分别为50.48万头、21.28万头、4.68万只和1952.4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4.0%、6.0%、2.3%和-1.8%。
建设高标准农田26666.67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65.50万吨,创历史新高。新建各类棚室2000栋,果蔬菌产量34万吨。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建群延链项目28个。东丰梅花鹿全产业链产值接近60亿元,成功申创首批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松籽产业园签约入驻加工企业42户。“东辽山林黑猪”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肉牛、蛋鸡标准化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到147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4323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户。东辽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纳入国家创建名单。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2115555”七大特色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0.2%,占全市产值比重83.1%。
服务业总体趋势向好。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04.7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4%,金融业增长7.3%,房地产业增长3.4%,其他服务业增长6.0%。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3%。
三、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拉动经济稳步增长
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3.8:28.6:57.6。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
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0%。按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7.9%,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8.5%;按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0%,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3%。传统消费品升级态势明显,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54.7%、41.4%和14.8%。
对外贸易总体平稳。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7亿元,比上年提高4.0%。其中,出口13.5亿元,增长5.4%;进口2.2亿元,下降3.5%。
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社会福利全面发展
居民生活稳步提质。年末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1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2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707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4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14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8万人次。
社会保障扎实稳固。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3.0万人;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49万人。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63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4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8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3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85个,收养3493人。全市共有公办儿童福利机构1个,收养24人。年末全市市本级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6372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757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137人,支出农村低保资金748万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启动长辽通高铁、辽源梅河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国道集阿公路城区段养护工程,红五星互通立交、一建道口平改立、友谊大路、福民大街等14个项目建成通车。新建和改造供排水、供热、燃气管网102公里,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新建换电、充电设施35处,增设停车位6000个。新增公园绿地6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5个,惠及居民1.42万户。开展108个老旧小区“回头看”整治。完成博纳雅居等7个项目、1798套住房“保交楼”建设。拆除向阳地块等9栋d级危楼。办理8894户“无籍房”不动产登记。妥善安置超期回迁居民400户。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农村24小时供水工程284处、村级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2个。修缮农村公路470.6公里,新建安防工程375公里,改造危桥28座。创建省级美丽村57个、示范村12个,完成村屯绿化110个,公路河流绿化美化304公里,新建农厕4000户,新增省级“干净人家”1.5万户。辽河源镇安北村获评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在省级年度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中,市本级和两县全部位列一类档次。
五、科教文卫齐头并进,城市品质逐步提升
生态修复治理持续深入。实施辽河流域涵养林建设(二期)等39个生态环保项目,完成造林0.31万公顷,治理河道136公里,建设绿水长廊159公里,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3%。空气质量指数上升1个位次。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清理取得实效。我市在年度河湖长制及万里绿水长廊建设省级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三年被评为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东丰被自然资源部认定为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东辽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面完成年度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辽源作为全省唯一“环境治理”典型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科技事业硕果频传。年末全市共有53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到位资金1091.7万元。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36个。34项任务纳入创新型省份建设任务清单。79个企事业单位与38个科研院校实施12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户、“专精特新”企业15户。招聘硕博人才416名,吸引域外科创专员189人。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件。
教育事业生机蓬勃。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院校278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1所,招生4405人,在校生10808人,毕业生2875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院校10所,招生760人,在校生4694人,毕业生561人;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8373人,毕业生4164人;初中54所,在校生22353人,毕业生6875人;小学60所,在校生43911人,毕业生6897人;幼儿园138个,幼儿15123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304人,毕业生62人;全市工读学校1所。
文旅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7个,广播电视台3座。沉浸式文旅街区“悦动辽源欢乐荟”从建设到运营仅用57天,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获评吉林省“首批夜间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天陆山滑雪场、大良湾雪乡投入运营,填补了我市冬季文旅项目空白。举办全省“乡ba”总决赛、“消费节”“冰雪节”等大型活动500余场,我市各项文旅赛事、活动先后19次被央视报道。
医疗事业保障有力。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041个。其中,医院3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个,其他卫生机构6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8194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8392台。全年医疗总收入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总支出27.1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年全市在各级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中共获得奖牌224枚。其中,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2枚;在省级比赛中获得金牌71枚、银牌60枚、铜牌79枚。
202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局面。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全市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机遇、奋发进取,不断谱写辽源率先突破新篇章!